1、把薪助火 [ bǎ xīn zhù huǒ ]
释义:把:握住。拿着柴草助长火势。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二回:“今求军马钱粮,切不可与。如若相助,是把薪助火也。”
2、厝火积薪 [ cuò huǒ jī xīn ]
释义:厝:放置;薪:柴草。把火放到柴堆下面。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。
出处:汉·贾谊《新书·数宁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,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偷安者也。”
3、代代相传 [ dài dài xiāng chuán ]
释义: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下去。
出处:陆文夫《被女性化的苏州人》:“代代相传,使得苏州人在文化心态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。”
4、风流云散 [ fēng liú yún sàn ]
释义: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。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。
出处:三国·魏·王粲《赠蔡子笃》诗:“风流云散,一别如雨。”
5、负薪救火 [ fù xīn jiù huǒ ]
释义:背着柴草去救火。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其国乱弱矣,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,则是负薪而救火也,乱弱甚矣。”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譬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
6、干柴烈火 [ gān chái liè huǒ ]
释义: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,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。也形容情绪高涨。
出处: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侠女散财殉节》:“这烈火干柴怎得瞒。”
7、后患无穷 [ hòu huàn wú qióng ]
释义:以后的祸害没有个完。
出处:夫刘备,人杰也。今不击,必有后患。 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
8、火上浇油 [ huǒ shàng jiāo yóu ]
释义:往火上倒油。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金线池》第二折:“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。”
9、火尽薪传 [ huǒ jìn xīn chuán ]
释义:火虽烧完,柴却留传下来。比喻思想、学术、技艺等世代相传。
出处:明·寓山居士《鱼儿佛》第四出:“仗猛力精心,斩断牵缠,若不是粉碎虚空,终似那痴拳太软,总火尽薪传也。”
10、积薪厝火 [ jī xīn cuò huǒ ]
释义:薪:柴草;厝:同:“措”,放置。把火放在柴堆下面。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,后患无穷。
出处: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。”
11、救火投薪 [ jiù huò tóu xīn ]
释义:为了扑灭火焰而将木柴扔进火中。比喻采取错误的办法,不但解决不了问题,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。
出处:《邓析子·无厚篇》:“不治其本而务其末,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,救火而投之以薪。”
12、绝薪止火 [ jué xīn zhǐ huǒ ]
释义:绝:断绝;薪:柴草。断绝柴草,使火停止燃烧。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尽数》:“扬汤止沸,沸愈不止,去火则止矣。” 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书》:“一人饮之,百人扬之,无益也,不如绝薪止火而已。”
13、绝其本根 [ jué qí běn gēn ]
释义:本:草木的根。从根本上予以解决。
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夷蕴崇之,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,则善者信矣。”
14、适得其反 [ shì dé qí fǎn ]
释义:适:正,恰好。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。
出处:今议防堵者,莫不曰:‘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,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。’不知此适得其反也。 清·魏源《筹海篇·议守上》
15、头头是道 [ tóu tóu shì dào ]
释义:本为佛家语,指道无所不在。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。
出处:《续传灯录·慧力洞源禅师》:“方知头头皆是道,法法本圆成。”
16、薪尽火传 [ xīn jìn huǒ chuán ]
释义:薪:柴。柴虽烧尽,火种仍留传。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,一代代地传下去。
出处: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指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。”
17、雪中送炭 [ xuě zhōng sòng tàn ]
释义: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。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。
出处:宋·范成大《大雪送炭与芥隐》诗:“不是雪中须送炭,聊装风景要诗来。”
18、扬汤止沸 [ yáng tāng zhǐ fèi ]
释义: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,使它凉下来不沸腾。比喻办法不彻底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出处: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欲汤之沧,一人炊之,百人扬之,无益也;不如绝薪止火而已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刘廙传》:“扬汤止沸,使不焦烂。”
19、于事无补 [ yú shì wú bǔ ]
释义:对事情毫无补益。
出处:丁玲《风雨中忆萧红》:“但徒劳的热情虽然常常于事无补,然在个人仍可得到一种心安。”
20、自讨苦吃 [ zì tǎo kǔ chī ]
释义:讨:招惹。自己找苦吃。
出处:鲁迅《书信集 致萧军》:“其实《文学》和我并无关系,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,所以偏去支持一下,其实这是自讨苦吃。”
21、抱薪救火 [ bào xīn jiù huǒ ]
释义: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。
出处: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且夫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
22、不以为然 [ bù yǐ wéi rán ]
释义:然:是,对。不认为是对的。表示不同意或否定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再乞罢详定役法状》:“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,只当招募,不当定差,执政不以为然。”
23、抱火厝薪 [ bào huǒ cuò xīn ]
释义:厝:同“措”,置放。薪:柴火。把火放在柴草底下。比喻危机即将出现。
出处:语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?”
24、抱火寝薪 [ bào huǒ qǐn xīn ]
释义:抱火:捧着火种;寝薪:睡在柴草堆上。比喻危机潜伏,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。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。
出处:汉·贾谊《上陈政事疏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,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。”
25、抱火卧薪 [ bào huǒ wò xīn ]
释义:比喻处境险恶,而不自知。或指险事即将出现。
出处:语出汉·贾谊《新书·数宁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,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偷安者也。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?”
26、抽薪止沸 [ chōu xīn zhǐ fèi ]
释义:薪:柴草;沸:沸腾。抽掉锅底下的柴火,使锅里的水不再翻滚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出处:汉·董卓《上何进书》:“臣闻扬汤止沸,不如灭火去薪。”
27、愁眉苦脸 [ chóu méi kǔ liǎn ]
释义:皱着眉头,哭丧着脸。形容愁苦的神色。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对人前巧语花言,背地里愁眉泪脸。”
29、薪烬火传 [ xīn jìn huǒ chuán ]
释义:薪:木材。柴虽烧尽,火种仍留传。比喻师生传授,学问一代代地流传下去
出处:梁启超《管子传·自序》:“虽不能至,而或具体而微焉,或有其一体焉,则薪烬火传,犹旦莫也,国于是乎有与立。”
30、大举进攻 [ dà jǔ jìn gōng ]
释义:大举:重大的行动。大规模出兵,向敌方进攻
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33回:“因吴佩孚此时目光,已从军事移到政治方面,也不大举进攻。”
薪火形容什么成语(31个)
更新时间:2025年•97 人学习过
薪火形容什么词语(1个)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