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百战百胜 [ bǎi zhàn bǎi shèng ]
释义:每战必胜。形容所向无敌。
出处: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。”
2、百战不殆 [ bǎi zhàn bù dài ]
释义:经历许多次战役,都没有遭到危险。形容善于用兵。
出处: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。”
3、背水一战 [ bèi shuǐ yī zhàn ]
释义:背水:背向水,表示没有退路。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。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中说,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,穿出井陉口,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,与敌人交战。韩信以前临大敌,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,结果大破赵军。
4、百战百败 [ bǎi zhàn bǎi bài ]
释义:指每战必败。
出处:《汉书·萧何传》:“汉王曰:‘何为乃死也?’何曰:‘今众弗如,百战百败,不死何为?’”
5、不顾一切 [ bù gù yī qiè ]
释义:什么都不顾。
出处: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既然见到一点儿光,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。”
6、胆战心寒 [ dǎn zhàn xīn hán ]
释义:战:发抖。形容害怕之极。
出处:《古今杂剧·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怕的是城荒国破,常子是胆战心寒。”
7、胆战心惊 [ dǎn zhàn xīn jīng ]
释义: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
8、胆战心慌 [ dǎn zhàn xīn huāng ]
释义:形容十分害怕。
出处:明·汪廷讷《种玉记·赴约》:“牛郎织女图欢会,蜂喧蝶嚷须回避,我因此上胆战心慌不自持。”
9、攻无不克 [ gōng wú bù kè ]
释义:克:攻下。没有攻占不下来的。形容力量无比强大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是知秦战未尝不胜,攻未尝不取,所当未尝不破也。”
10、孤军奋战 [ gū jūn fèn zhàn ]
释义:奋战:尽全力地战斗。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。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、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。
出处:《隋书·虞庆则传》:“由是长儒孤军奋战,死者十八九。”
11、股战而栗 [ gǔ zhàn ér lì ]
释义:战:怕;栗:发抖。两腿发抖,不停地哆嗦。形容恐惧异常。
出处:《史记·齐悼惠王世家》:“(魏勃)因退立,股战而栗,恐不能言者,终无它语。”
12、决一死战 [ jué yī sǐ zhàn ]
释义:对敌人拼死决战。
出处:《清史稿 文宗本纪》:“周天爵素称勇敢,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,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。”
13、屡战屡败 [ lǚ zhàn lǜ bài ]
释义:屡:多次。多次打仗多次失败。
出处: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,经涉数年,屡战屡败,器械都尽。”
14、连战皆捷 [ lián zhàn jiē jié ]
释义:①打仗接连取得胜利。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。
出处:《宋书·自序》:“既连战皆捷,士马旌旗甚盛。”
15、龙战虎争 [ lóng zhàn hǔ zhēng ]
释义: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。同“龙争虎斗”。
出处: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分裂诸夏,龙战虎争。”
16、龙战玄黄 [ lóng zhàn xuán huáng ]
释义:比喻战争激烈,血流成河。同“龙血玄黄”。
出处:茅盾《回忆之类》:“不过,当那一声焦雷打到我们面前时,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,也曾睁大了惊异的眼睛,痴望着‘龙战玄黄’的天地,好像这一切本在意中,要来的总归要来,而现在是终于来了而已。”
17、龙战鱼骇 [ lóng zhàn yú hài ]
释义:比喻战争激烈。
出处:《中国现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·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》:“以视建武元年以后,十二年以前,龙战鱼骇,盖不侔矣。”
18、南征北战 [ nán zhēng běi zhàn ]
释义:形容转战南北,经历了许多战斗。
出处:唐·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历于宣王,挟中兴复古之德,雄南征北伐之威,卒不能定鲁侯之嗣。”
19、能征惯战 [ néng zhēng guàn zhàn ]
释义:形容作战经验丰富,很能打仗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:“足智多谋之士,能征惯战之将,何止一二千人。”
20、三战三北 [ sān zhān sān běi ]
释义:北:败逃。打三仗,败三次。形容屡战屡败。
出处: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吴师大北。越之左军右军,乃遂涉而从之,又大败天没。又郊败之。三战三北,乃至于吴。”
21、身经百战 [ shēn jīng bǎi zhàn ]
释义: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。比喻况历多,经验丰富。
出处:《资志通鉴·后唐纪·庄宗同光三年》:“且群臣或从陛下岁久,身经百战,所得不过一州。”
22、速战速决 [ sù zhàn sù jué ]
释义: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。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。
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 偷生 五十一》:“战争已拖了一年多,而一点看不出速决的希望。”
23、舌战群儒 [ shé zhàn qún rú ]
释义:舌战:激烈争辩;儒:指读书人。指同很多人辩论,并驳倒对方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诸葛亮舌战群儒。”
24、十战十胜 [ shí zhàn shí shèng ]
释义:指每战必胜。
出处:《管子·七法》:“以能击不能,以教卒、教士击驱众、白徒,故十战十胜,百战百胜。”
25、四战之国 [ sì zhàn zhī guó ]
释义:指四面平坦,无险可守,容易受攻击的地方。
出处:《商君书·兵守》:“四战之国贵守战,负海之国贵攻战。”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“赵,四战之国也,其民习兵,伐之不可。”
26、忘战必危 [ wàng zhàn bì wēi ]
释义:战:战备。危:危险,危机。国虽大,好战必亡,天下虽平,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。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主父偃传》:“国虽大,好战必亡;天下虽平,忘战必危。”
27、忘战者危 [ wàng zhàn zhě wēi ]
释义:指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。同“忘战必危”。
出处:三国·魏·桓范《兵要》:“故曰好战者亡,忘战者危,不好不忘,天下之王也。”
28、小心谨慎 [ xiǎo xīn jǐn shèn ]
释义:形容言行慎重,不敢疏忽。
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出入禁闼二十余年,小心谨慎,未尝有过。”
29、骁勇善战 [ xiāo yǒng shàn zhàn ]
释义:勇猛,善于战斗。
出处:《南齐书·戴僧静传》:“其党辅国将军孙昙瓘骁勇善战,每荡一合,辄大杀伤,官军死者百于人。”
30、血战到底 [ xuè zhàn dào dǐ ]
释义:血战: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。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送灵州李判官》诗:“血战乾坤赤,氛迷日月黄。”
什么战什么和的成语(71个)
更新时间:2025年•886 人学习过
什么战什么和的词语(3个)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