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比肩并起 [ bǐ jiān bìng qǐ ]
释义:比:并。肩并肩地一齐起来。比喻同时相随而起。
出处:《荀子·非相》:“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。”
2、比肩而立 [ bǐ jiān ér lì ]
释义:比肩:并肩。肩并肩地站立。比喻彼此距离极近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寡人闻之,千里而一士,是比肩而立;百世而一圣,若随踵而至。”
3、触手可及 [ chù shǒu kě jí ]
释义:近在手边,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。
4、近在眉睫 [ jìn zài méi jié ]
释义:形容很近,就在眼前。
出处:《列子·仲尼》:“虽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,来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”
5、近在咫尺 [ jìn zài zhǐ chǐ ]
释义:形容距离很近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杭州谢上表》:“凛然威光,近在咫尺。”
6、随踵而至 [ suí zhǒng ér zhì ]
释义:踵:脚后跟。一个跟着一个前来。形容人来得多,接连不断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子来,寡人闻之,千里而一士,是比肩而立,百世而一圣,若随踵而至也,今子一朝而见七士,则士不亦众乎!”
7、天涯咫尺 [ tiān yá zhǐ chǐ ]
释义:咫:古代长度单位,周制八寸,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;咫尺:比喻距离很近。比喻距离虽近,但很难相见,象是远在天边一样。
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违颜咫尺。”唐·李中《宫词二首》:“门锁帘垂月影斜,翠华咫尺隔天涯。”
8、相差无几 [ xiāng chā wú jǐ ]
释义:彼此没有多大差别。
出处:先秦·李耳《老子》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美之与恶,相去何若?”
9、相去几何 [ xiāng qù jǐ hé ]
释义:去:距离;几何:多少。彼此之间相关多远呢?表示差别不大。
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美之与恶,相去何若?”
10、一箭之地 [ yī jiàn zhī dì ]
释义: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。比喻相距不远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九十回:“宋江上得马来,前行的众头领,已去了一箭之地,见宋江和贯忠说话,都勒马伺候。”
11、一衣带水 [ yī yī dài shuǐ ]
释义: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。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,但距离不远,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。
出处:《南史·陈后主纪》:“我为百姓父母,岂可一衣带水不拯之乎?”
12、咫尺千里 [ zhǐ chǐ qiān lǐ ]
释义:比喻距离虽近,但很难相见,象是远在天边一样。
出处:《南史·萧贲传》:“能书善画,于扇上图山水,咫尺之内,便觉万里为遥。”
13、避害就利 [ bì hài jiù lì ]
释义:就:接近、走向。躲开有害的,接近有利的条件。
出处:《吴子·图国第一》:“谋者,所以避害就利。”
14、不相上下 [ bù xiāng shàng xià ]
释义:分不出高低好坏。形容水平相当。
出处:唐·陆龟蒙《蠹化》:“翳叶仰啮,如饥蚕之速,不相上下。”
15、不分伯仲 [ bù fēn bó zhòng ]
释义:分不出第一第二。
16、眉睫之内 [ méi jié zhī nèi ]
释义:形容近在眼前。
出处:《列子·仲尼》:“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。”
17、摩肩擦踵 [ mó jiān cā zhǒng ]
释义:形容来往行人众多,很拥挤。
18、八九不离十 [ bā jiǔ bù lí shí ]
释义: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。
出处:老舍《柳屯的》:“我不敢说是明白他,不过讲猜测的话,我或者能猜个八九不离十。”
19、咫尺天涯 [ zhǐ chǐ tiān yá ]
释义:咫:古代长度单位,周制八寸,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;咫尺:比喻距离很近。比喻距离虽近,但很难相见,象是远在天边一样。
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天威不违颜咫尺。”
20、相去天渊 [ xiāng qù tiān yuān ]
释义:天渊:天与深渊。比喻二者相差太远,差别极大
出处: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9回:“一敬一肆,相去天渊;一圣一狂,亦判若黑白也。”
21、相去咫尺 [ xiāng qù zhǐ chǐ ]
释义:咫:1咫=8寸;咫尺:距离很近。形容距离很短或相差很小
出处:宋·洪迈《夷坚丙志·饶氏妇》:“相去咫尺,而莫见其形貌。”
形容关系接近的成语(21个)
更新时间:2025年•88 人学习过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