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形容给的成语是什么(13个)

  • 1、肺腑之言  [ fèi fǔ zhī yán ]

    释义:肺腑:指内心。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。

    出处:唐·白居易《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》:“肺腑都无隔,形骸两不羁。”

  • 2、花言巧语  [ huā yán qiǎo yǔ ]

    释义:原指铺张修饰、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。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。

    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:“‘巧言’即今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

  • 3、金玉良言  [ jīn yù liáng yán ]

    释义: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。

    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小姐金玉之言,小生一一铭之肺腑。”

  • 4、金玉之言  [ jīn yù zhī yán ]

    释义:金玉:黄金和美玉。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。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。

    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小姐金玉之言,小生一一铭之肺腑。”

  • 5、冷言冷语  [ lěng yán lěng yǔ ]

    释义:带讥讽的冷冰冰的话。

    出处:《宝林禅师语录》:“山门疏:关着门,尽是自家屋里,何须冷言冷语,暗地敲人?”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十七:“只这冷言冷语,带讥带讪的,教人怎么当得!”

  • 6、无庸置疑  [ wú yōng zhì yí ]

    释义: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,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。

    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14章:“无庸置疑,处在他眼下的地位,这种被别人关怀所引起的美好情感,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……”

  • 7、言之有理  [ yán zhī yǒu lǐ ]

    释义:说的话有道理。

    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八回:“陈老道:‘言之有理。’”

  • 8、言之凿凿  [ yán zhī záo záo ]

    释义:凿凿:确实。形容说得非常确实。

    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段氏》:“言之凿凿,确可信据。”

  • 9、引人入胜  [ yǐn rén rù shèng ]

    释义:胜:胜境。引人进入佳境。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王卫军云,酒正自引人着胜地。”

  • 10、凿凿有据  [ záo záo yǒu jù ]

    释义:凿凿:确实。有确实的证据。

    出处:明·徐宏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》:“龚起潜为余谈之甚晰,皆凿凿可据。”

  • 11、铁证如山  [ tiě zhèng rú shān ]

    释义:形容证据确凿,象山一样不能动摇。

    出处:柳子戏《孙安动本》第四场:“十八张冤状在此,铁证如山,老贼还有何辩!”

  • 12、千真万确  [ qiān zhēn wàn què ]

    释义: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

    出处: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9回:“匡超人大惊道:‘那有此事!我昨日午间才会着他,怎么就拿了?’景兰江道:‘千真万确的事。’”

  • 13、至理名言  [ zhì lǐ míng yán ]

    释义:至:最;名:有名声的。最正确的道理,最精辟的言论。

    出处: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俗语云‘揭债要忍,还债要狠。’这两句话不是圣经传贤,却是至理名言。”

扩展阅读

(0)
纠错/补充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