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爱毛反裘 [ ài máo fǎn qiú ]
释义: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:“魏文侯出游,见路人反裘而负刍,文侯曰:‘胡为反裘而负刍?’对曰:‘臣爱其毛。’文侯曰:‘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?’”
2、爱惜羽毛 [ ài xī yǔ máo ]
释义:羽毛:比喻人的声望。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,行事十分谨慎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杂言》:“夫君子爱口,孔雀爱羽,虎豹爱爪,此皆所以治身法也。”
3、不毛之地 [ bù máo zhī dì ]
释义: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。形容荒凉、贫瘠。
出处: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锡(赐)之不毛之地.”
4、不擒二毛 [ bù qín èr máo ]
释义:擒:捉拿,捕获。二毛:指头发斑白,引申为上年纪的人。不捕获年长的人。
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宋襄公曰:‘君子不受伤,不擒二毛。’”
5、拔毛济世 [ bá máo jì shì ]
释义: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。
出处:语出《列子·杨朱》:“禽子问杨朱曰:‘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,汝为之乎?’杨子曰:‘世固非一毛之所济。’禽子曰:‘假济,为之乎?’杨子弗应。”
6、吹毛利刃 [ chuī máo lì rèn ]
释义:将毛、发置于刀或剑刃上,用力一吹即可削断毛发。形容刀剑极为锋利。
7、吹毛求疵 [ chuī máo qiú cī ]
释义:求:找寻;疵:毛病。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之难。”
8、吹毛数睫 [ chuī máo shù jié ]
释义:比喻目光短浅,只注意微末细节。
出处:《明史·黄道周传》;“自古迄今,决无数米量薪,可成远大之猷;吹毛数睫,可奏三五之治者。”
9、颠毛种种 [ diān máo zhǒng zhǒng ]
释义:指衰老。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余发如此种种,余奚能为?”
10、德輶如毛 [ dé yóu rú máo ]
释义:德轻得象羽毛一样。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,而在于其志向有否。
出处:《诗·大雅·丞民》:“人亦有言:德輶如毛,民鲜克举之。我仪图之,维仲山甫举之,爱莫助之。”
11、鹅毛大雪 [ é máo dà xuě ]
释义:像鹅毛一样的雪花。形容雪下得大而猛。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雪夜喜李郎中见访》:“可怜今夜鹅毛雪,引得高情鹤氅人。”
12、凤毛济美 [ fèng máo jì měi ]
释义:旧时比喻父亲做官,儿子能继承父业。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?真正是凤毛济美,可钦,可敬!”
13、凤毛麟角 [ fèng máo lín jiǎo ]
释义:凤凰的羽毛,麒麟的角。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超宗传》:“超宗殊有凤毛。”《北史·文苑传序》:“学者如牛毛,成者如麟角。”
14、伏法受诛 [ fú fǎ shòu zhū ]
释义:伏法: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;诛:杀死。犯法被杀。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?”
15、附肤落毛 [ fù fū luò máo ]
释义:比喻赋闲无正事可干。
出处:晋·范亨《燕书》:“恪大笑。射发一矢,拂脊;再一矢,磨腹。皆附肤落毛,上下如一。
16、凤毛鸡胆 [ fèng máo jī dǎn ]
释义:凤的羽毛,鸡的胆子。比喻外表英武而实际怯弱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二回:“羊质虎皮功不就,凤毛鸡胆事难成。”
17、龟毛兔角 [ guī máo tù jiǎo ]
释义:乌龟身上生毛,兔子头上长角。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。
出处: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六:“商纣之时,大龟生毛兔生角,兵甲将兴之象也。”
18、寒毛卓竖 [ hán máo zhuó shù ]
释义:汗毛都竖立起来。形容非常恐怖,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。
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:“见者寒毛卓竖,舍利佛独自安然。”
19、鸿毛泰山 [ hóng máo tài shān ]
释义:比喻轻重相差极大。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20、火烧眉毛 [ huǒ shāo méi máo ]
释义:火烧到眉毛。比喻事到眼前,非常急迫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六:“问:‘如何是急切一句?’诗曰:‘火烧眉毛。’”
21、鸿毛泰岱 [ hóng máo tài dài ]
释义:比喻轻重相差极大。同“鸿毛泰山”。
出处:郭沫若《战声集·〈归国杂吟〉之三》:“四十六年余一死,鸿毛泰岱早安排。”
22、鸡毛蒜皮 [ jī máo suàn pí ]
释义: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。
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8章:“目前大敌当前,同心协力还怕迟误,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。”
23、颊上三毛 [ jiá shàng sān máo ]
释义: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巧艺》:“顾长康画裴叔则,颊上益三毛。人问其故?顾曰:‘裴楷俊朗有识具,正此是其识具。看画者寻之,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,殊胜未安时。’”
24、茧丝牛毛 [ jiǎn sī niú máo ]
释义:形容功夫细密。
出处:清朝黄宗羲《答万充宗质疑书》:“吾兄经术,茧丝牛毛,用心如此,不仅当今无与绝尘,即在先儒亦岂易得哉?”
25、鉴毛辨色 [ jiàn máo biàn sè ]
释义:根据对方的脸色、表情行事。同“鉴貌辨色”。
出处:明·汤显祖《还魂记·道觋》:“把俺做新人嘴脸儿一寸寸鉴毛辨色,将俺那宝妆奁一件件都寓目囊箱。”
26、践土食毛 [ jiàn tǔ shí máo ]
释义:指蒙受君恩;亦泛指起居生活。毛,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。
出处:语出《左传昭公七年》:“封略之内,何非君土?食土之毛,谁非君臣?”
27、略知皮毛 [ lüè zhī pí máo ]
释义: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7回:“才女才说学士大夫论及反切尚切瞠目无语,何况我们不过略知皮毛,岂敢乱谈,贻笑大方!”
28、马毛猬磔 [ mǎ máo wèi zhé ]
释义:形容狂风大作,气候恶劣。
出处:南朝·宋·鲍照《代出自蓟北门行》:“疾风冲塞起,沙砾自飘扬;马毛缩如猬,角弓不可张。”
29、毛发倒竖 [ máo fā dǎo shù ]
释义:倒竖:尾端朝上直立。汗毛、头发都竖起来。①比喻怒不可遏。②形容很害怕,很紧张。亦作“毛发皆竖”、“毛发尽竖”、“毛发为竖”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0回:“腾读毕,毛发倒竖,咬牙嚼舌,满口流血。”
30、毛发耸然 [ máo fā sǒng rán ]
释义:毛发竖起。极言惊骇、恐惧。同“毛发悚然”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9回:“朵思见之,毛发耸然,回顾孟获曰:‘此乃神兵也!’”
带毛的成语有哪些成语(100个)
更新时间:2025年•48 人学习过
带毛的词语有哪些词语(1个)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