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安忍无亲 [ ān rěn wú qīn ]
释义: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,因而无所谓亲人。
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夫州吁阻兵而安忍。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。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。”
2、背盟败约 [ bèi méng bài yuē ]
释义:背:违背。盟、约:誓约。败:败坏。指撕毁。背叛誓言,撕毁盟约。
出处:宋·苏辙《六国论》:“不知出此,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,背盟败约,以自相屠灭。”
3、背恩忘义 [ bèi ēn wàng yì ]
释义:背:背叛。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。
出处:《晋书·刘聪传》:“沈等皆刀锯之余,背恩忘义之类。”
4、背信弃义 [ bèi xìn qì yì ]
释义:背:违背;信:信用;弃:扔掉;义:道义。违背诺言,不讲道义。
出处:《北史·周纪下·高祖武帝》:“背惠怒邻,弃信忘义。”
5、吃里爬外 [ chī lǐ pá wài ]
释义: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,却为那一方面卖力。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。
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 “立此存照”(四)》:“凡一班吃里爬外,枪口向内的狼鼠之辈,读此亦当憬然而悟矣。”
6、恩将仇报 [ ēn jiāng chóu bào ]
释义: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。指忘恩负义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二十七:“奴字亦望夫荣妻贵,何期你忘恩负本,就不念结发之情,恩将仇报,将奴推堕江心。”
7、反戈一击 [ fǎn gē yī jī ]
释义: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。
出处:《尚书·武成》:“前徙倒戈,攻于后以北。”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七回:“吾与杨将军反戈击之。但看火起为号,温侯以兵相应可也。”
8、反面无情 [ fǎn miàn wú qíng ]
释义:形容翻脸不认人。
出处:清·洪昇《长生殿》第三十四出:“唉,安禄山,安禄山,你受了唐天子那样大恩,尚且兴兵反叛,休怪俺李猪儿今日反面无情也。”
9、负义忘恩 [ fù yì wàng ēn ]
释义: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,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一折:“一个个背槽抛粪,一个个负义忘恩。”
10、见利忘义 [ jiàn lì wàng yì ]
释义: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。
出处:《汉书·樊郦滕灌傅靳周传》:“夫卖友者,谓见利而忘义也。”
11、离经叛道 [ lí jīng pàn dào ]
释义: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。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。
出处:元·费唐臣《苏子瞻风雪贬黄州》第一折:“旦本官志大言浮,离经畔道。”
12、亲离众叛 [ qīn lí zhòng pàn ]
释义:离:离开;叛:背叛。众人反对,亲人背离。形容完全孤立。
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,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。”
13、忘恩负义 [ wàng ēn fù yì ]
释义:恩:恩惠;负:违背;义:情谊,恩谊。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,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。
出处:《魏书·萧宝夤传》:“背恩忘义,枭獍其心。”
14、无背无侧 [ wú bèi wú cè ]
释义:不能辨清背叛倾仄之人。
15、众叛亲离 [ zhòng pàn qīn lí ]
释义:叛:背叛;离:离开。众人反对,亲人背离。形容完全孤立。
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,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。”
16、自食其言 [ zì shí qí yán ]
释义:指说了话不算数。
出处:《尚书·汤誓》:“尔无不信,朕不食言。”
17、出尔反尔 [ chū ěr fǎn ěr ]
释义:尔:你;反:通“返”,回。原意是你怎样做,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。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,前后自相矛盾。
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出乎尔者,反乎尔者也。”
18、卖国求荣 [ mài guó qiú róng ]
释义:勾结投靠敌人,出卖国家的权益,谋求个人的富贵。
出处:宋·洪迈《容斋随笔》卷六:“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,当不次擢用。全忠薄其为人,以其为唐鸱枭,卖国求利,勒循致仕,斥楷归田里。”
19、逆取顺守 [ nì qǔ shùn shǒu ]
释义:逆:背叛;顺:合理。背叛国君夺取天下,遵循常理治理国家。
出处:《汉书·陆贾传》:“且汤武逆而以取顺守之,文武并用,长久之术也。”
形容背叛的成语有哪些(21个)
更新时间:2025年•454 人学习过
形容背叛的词语有哪些(1个)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