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露锋芒 [ bù lù fēng máng ]
释义:锋芒:比喻锐气或才干。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。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、抱负等加以掩饰。
出处: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补笔谈》:“(寇准)能断大事,不拘小节;有干将器,不露锋芒。”
2、才薄智浅 [ cāi bó zhì qiǎn ]
释义:形容人的才智浅薄。自谦的说法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八回:“某才薄智浅,不称其职。”
3、出谋划策 [ chū móu huà cè ]
释义:谋:计谋;划:筹划。制定计谋策略。指为人出主意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汝依违观望其间,并不见出奇画策,无非因人成事。”
4、聪明智能 [ cōng míng zhì néng ]
释义:指智力过人,心思敏锐。
出处: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洒雪堂巧结良缘》:“不觉魏鹏渐渐长大……聪明智能,熟于经史。
5、聪明睿智 [ cōng míng ruì zhì ]
释义:指聪颖明智。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三恕》:“聪明睿智,守之以愚。”
6、大智若愚 [ dà zhì ruò yú ]
释义:某些才智出众的人,看来好象愚笨,不露锋芒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
7、殚智竭力 [ dān zhì jié lì ]
释义:殚:竭尽。用尽智慧和力量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“相为殚智竭力,犯危行苦。”
8、多方百计 [ duō fāng bǎi jì ]
释义: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、计谋。
出处: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东京学界告乡人书》:“一言之不入,再哀之不入,或多方百计以求之,总必达目的而后已。”
9、发短心长 [ fà duǎn xīn cháng ]
释义:发短:指年老;心长:智谋深。头发稀少,心计很多。形容年老而智谋高。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彼其发短而心甚长,其或寝处我矣。”
10、费尽心机 [ fèi jìn xīn jī ]
释义:心机:计谋。挖空心思,想尽办法。
出处:明·王世贞《鸣凤记》第四出:“若不投其所好,怎得重用?因此费尽心机,访得今日是他生日,预差人浇成一对寿烛。”
11、诡计多端 [ guǐ jì duō duān ]
释义:诡计:狡诈的计谋;端:项目,点。形容坏主意很多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十七回:“绪曰:‘维诡计多端,诈取雍州。’”
12、海市蜃楼 [ hǎi shì shèn lóu ]
释义:蜃:大蛤。原指海边或沙漠中,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,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。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。
出处: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海旁蜃气象楼台,广野气成宫阙然。”《隋唐遗事》:“此海市蜃楼比耳,岂长久耶?”
13、豪取智笼 [ háo qǔ zhì lóng ]
释义:犹言巧取豪夺。
出处:宋·陈亮《金元卿墓志铭》:“及其为家也,以俭勤自将,铢积寸累,迄用有成,而豪取智笼之术一切置不用,故无怨恶于人。”
14、灰身灭智 [ huī shēn miè zhì ]
释义:佛教语。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,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。
出处:隋·智顗《四教仪》:“若灰身灭智,名无余涅槃。”
15、灰身泯智 [ huī shēn mǐn zhì ]
释义:佛教语。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,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。同“灰身灭智”。
出处:明·智旭《教观纲宗》:“若灰身泯智,名无余涅盘。”
16、机关算尽 [ jī guān suàn jìn ]
释义:机关:周密、巧妙的计谋。比喻用尽心思。
出处:宋·黄庭坚《牧童歌》诗:“多少长安名利客,机关用尽不如君。”
17、急中生智 [ jí zhōng shēng zhì ]
释义:紧急的时候,猛然想出办法。
出处:唐 白居易《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》:“今足下果用所长,过蒙见君,然敌则气生,急则智生。”
18、计上心来 [ jì shàng xīn lái ]
释义:计:计策、计谋。心里突然有了计策。
出处: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一折:“不要倒好了他,眉头一纵,计上心来。”
19、计深虑远 [ jì shēng lǜ yuǎn ]
释义:计:计谋。虑:考虑。计谋想得很深远。
出处:汉·司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:“计深虑远,急国家之难,而乐尽人臣之首也。”
20、计将安出 [ jì jiāng ān chū ]
释义:计:计策,计谋;安:怎么,怎样。如何制定计谋呢?
出处: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沛公喜,赐郦生食,问曰:‘计将安出?’”
21、计穷力竭 [ jì qióng lì jié ]
释义:穷、竭:尽。计谋、力量都用尽了。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十六回:“妖王笑道:‘那猴儿计穷力竭,无处求人,断然是送命来也。’”
22、计无所施 [ jì wú suǒ shī ]
释义:计:计策;施:施展。再也没有可施展的计谋了。
出处:宋·李昉《太平广记》:“因为田承嗣所縻,曾因讨叛,飞矢中肩。左右与之拔箭,而镞留于骨……曹进痛楚,计无所施。”
23、竭智尽忠 [ jié zhì jìn zhōng ]
释义:用尽智力,竭尽忠诚。
出处:战国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屈原既放,三年不得复见,竭智尽忠。”
24、金蝉脱壳 [ jīn chán tuō qiào ]
释义: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。比喻用计脱身,使人不能及时发觉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谢天香》第二折:”便使尽些伎俩,千愁断我肚肠,觅不的个金蝉脱壳这一个谎。”
25、矜愚饰智 [ jīn yú shì zhì ]
释义:装作有智慧,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。
出处:《庄子·山木》:“ 饰知(智)以惊愚。”
26、举无遗策 [ jǔ wú yí cè ]
释义:举:提出;策:计谋、办法。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。形容足智多谋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万举而无遗策矣。”
27、绝圣弃智 [ jué shèng qì zhì ]
释义:圣、智:智慧,聪明。弃绝聪明才智,返归天真纯朴。这是古代老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。
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绿色通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”
28、极智穷思 [ jí zhì qióng sī ]
释义:竭尽才智和思虑。
出处:清·侯方域《豫省试策四》:“圣人所极智穷思而以为无奇者,乃就十数肉食之人而询焉,采焉……则亦徒见其劳民伤财而已矣。”
29、计绌方匮 [ jì chù fāng kuì ]
释义:计谋不足,方略匮竭。
出处:王闿运《与曾侍郎言兵事书》:“平贼之要领未得,计绌方匮,又必有变,纵不横决,凋丧可立而待也。”
30、计穷虑极 [ jì qióng lǜ jí ]
释义:指计虑穷尽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鲁肃传》:“备遂割湘水为界,于是罢军”裴松之注引三国·吴·韦昭《吴书》:“始与豫州观于长阪,豫州之众不当一校,计穷虑极,志势摧弱,图欲远窜,望不及此。”
形容好的计谋的成语(178个)
更新时间:2025年•69 人学习过
形容好的计谋的词语(5个)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