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百岁千秋 [ bǎi suì qiān qiū ]
释义:一百年,一千载。形容岁月漫长,历时很久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今巫祝之祝人曰:‘使若千秋万岁。’千秋万岁之声恬耳,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,此人所以简巫祝也。”
2、独有千秋 [ dú yòu qiān qiū ]
释义:独具流传久远的价值;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,可以流传千古。
出处:清·张履《学箴示诸生》:“何穷何通?何得何丧?独有千秋,斯志必抗。”
3、多故之秋 [ duō gù zhī qiū ]
释义:多故:多变乱多患难;秋:指某个时期。指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。
出处:《金史·宣宗季下》:“今多故之秋,人才难得,朕欲除大罪外,徙刑追配有武艺善掌兵者,量才复用。”
4、多事之秋 [ duō shì zhī qiū ]
释义:多事:事故或事变多;秋:时期。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。
出处: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十二:“所以多事之秋,灭迹匿端,无为绿林之嚆矢也。”
5、富于春秋 [ fù yú chūn qiū ]
释义:指年少,年轻。
出处: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“天下初定,悼惠王富于春秋,参尽召长老诸生,问所以安集百姓。”
6、各有千秋 [ gè yǒu qiān qiū ]
释义:千秋:千年,引伸为久远。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。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,各人有各人的特色。
出处:嘉会难再遇,三载为千秋。 汉·李陵《与苏武三首》
7、疾风扫秋叶 [ jí fēng sǎo qiū yè ]
释义:比喻力量强大、行动迅速,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。
出处:《资治通鉴·晋记·孝武帝太元七年》:“以吾出晋,校其强弱之势,犹疾风之扫秋叶。”
8、老气横秋 [ lǎo qì héng qiū ]
释义: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。现形容自高自大,摆老资格。也形容缺乏朝气。
出处:南朝·齐·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风情张日,霜气横秋。”
9、落叶知秋 [ luò yè zhī qiū ]
释义:指见到落地的黄叶,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二十:“叶落知秋,举一明三。”《续灯传录》:“弦动别曲,叶落知秋。”
10、皮里春秋 [ pí lǐ chūn qiū ]
释义: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。
出处:《晋书·褚裒传》:“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:‘季野有皮里阳秋。’言其外无臧否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”
11、皮里阳秋 [ pí lǐ yáng qiū ]
释义: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。
出处:《晋书·褚裒传》:“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:‘季野有皮里阳秋。’言其外无臧否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”
12、千秋万代 [ qiān qiū wàn dài ]
释义:一千年,一万代。指世世代代,时间久长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今巫祝之祝人曰:‘使若千秋万岁。’千秋万岁之声恬耳,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,此人所以简巫祝也。”
13、霜气横秋 [ shuāng qì héng qiū ]
释义:霜:秋霜。气:志气。比喻志气凛然,像秋霜一样严峻。
14、万代千秋 [ wàn dài qiān qiū ]
释义:指经历年代极久远。亦作“万古千秋”、“万载千秋”。
出处:晋·无名氏《平西将军周处碑》:“书方易折,家揭难留,镌兹幽在,万代千秋。”
15、万岁千秋 [ wàn suì qiān qiū ]
释义:犹言千秋万代,形容岁月长久。亦作“千秋万岁”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于是楚王游于云梦……仰天而笑曰:‘乐矣,今日之游也。寡人万岁千秋之后,谁与此乐矣?’”
16、万载千秋 [ wàn zài qiān qiū ]
释义:指经历年代极久远。同“万代千秋”。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贺元宵》第三折:“当今圣主存仁孝,万载千秋亨太平。”
17、叶落知秋 [ yè luò zhī qiū ]
释义:看到树叶落,便知秋天到来。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二十:“叶落知秋,举一明三。”《续灯传录》:“弦动别曲,叶落知秋。”
18、一日三秋 [ yī rì sān qiū ]
释义:三秋:三个季度。意思是一天不见面,就象过了三个季度。比喻分别时间虽短,却觉得很长。形容思念殷切。
出处:《诗经·王风·采莲》:“彼采葛兮,一是不见,如三月兮;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;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。”
19、一叶知秋 [ yī yè zhī qiū ]
释义:从一片树叶的凋落,知道秋天的到来。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,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。”宋·唐庚《文录》引唐人诗:“山僧不解数甲子,一叶落知天下秋。”
20、月旦春秋 [ yuè dàn chūn qiū ]
释义:比喻评论人物的好坏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“初,劭与靖(劭从兄)俱有高名,好共核论乡党人物,每月辄更其品题,故汝南俗有,月旦评焉。”
21、一叶报秋 [ yī yè bào qiū ]
释义: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,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。同“一叶知秋”。
出处:唐·鲍溶《始见二毛》诗:“百川赴海返潮易,一叶报秋归树难。”唐·柳氏《杨柳枝》词:“一叶随风忽报秋,纵使君来岂堪折。”
22、自高自大 [ zì gāo zì dà ]
释义:自以为了不起。
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见人读数十卷书,便自高大,凌忽长者,轻慢同列。”
23、遗臭千秋 [ yí chòu qiān qiū ]
释义:死后恶名流传,永远受人唾骂。同“遗臭万载”。
出处:清·侯方域《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》:“姑念放麑,使御魍魉之鬼,拥戴称颂,悬金石不刊之书,令其遗臭千秋。”
24、一字千秋 [ yī zì qiān qiū ]
释义:指文字警辟,足垂久远。
出处: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佔毕一》:“夫诗以一字千秋者也,史以千秋一字者也。”
25、千秋万岁 [ qiān qiū wàn suì ]
释义:千年万年。形容岁月长久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今巫祝之祝人曰:‘使若千秋万岁。’千秋万岁之声恬耳,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,此人所以简巫祝也。”
26、万古千秋 [ wàn gǔ qiān qiū ]
释义: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。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六:“僧问:‘如何是五老峰前句?’师曰:‘万古千秋。’”
27、有事之秋 [ yǒu shì zhī qiū ]
释义: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。
出处:《北史·王罴王轨等传论》:“王思政驱驰有事之秋,慷慨功名之际。”
28、月过中秋 [ yuè guò zhōng qiū ]
释义:中秋之后,月亮就没有那样圆满了。比喻良好的时机已经过去
出处:明·朱权《冲漠子》第二折:“若遇那铅逢发处须当采,若是那月过中秋下手迟。”
29、叶落归秋 [ yè luò guī qiū ]
释义:树叶在秋天飘落。比喻事物有一定归宿
出处:元·贯云石《斗鹌鹑·佳偶》曲:“美眷爱,俏伴侣。叶落归秋,花生满路。”
30、摆老资格 [ bǎi lǎo zī gé ]
释义:摆出自己具有基于年长的声誉或权威
出处:毛泽东《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》:“这一点他自己说了,说是有点摆老资格。”
秋在第四个字的成语(34个)
更新时间:2025年•564 人学习过
秋在第四个字的词语(2个)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