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暗箭难防 [ àn jiàn nán fáng ]
释义:冷箭最难防范。比喻阴谋诡计难以预防。
出处:宋·刘炎《迩言》卷六:“暗箭中人,其深次骨,人之怨之,亦必次骨,以其掩人所不备也。”
2、暗箭明枪 [ àn jiàn míng qiāng ]
释义:比喻各种公开的攻击和暗地里的中伤。
出处:《群英类选·清腔类·玉交枝》:“忽心痴撞入他迷魂阵图里,暗箭明枪难躲避。”
3、不避斧钺 [ bù bì fǔ yuè ]
释义:斧钺:古代的兵器。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。形容将士英勇无畏,或烈士忠义不屈。
出处: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愚臣伏计孰甚,不敢避斧钺之诛,昧死陈愚,唯陛下省察。”
4、唇枪舌剑 [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]
释义:舌如剑,唇象枪。形容辩论激烈,言词锋利,象枪剑交锋一样。
出处:元·高文秀《渑池会》一折:“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。”
5、单枪匹马 [ dān qiāng pí mǎ ]
释义: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。比喻行动没人帮助。
出处:五代·楚·汪遵《乌江》诗:“兵散弓残挫虎威,单枪匹马突重围。”
6、刀枪剑戟 [ dāo qiāng jiàn jǐ ]
释义:戟:古代一种兵器,合戈、矛为一体,既能直刺,又能横击。古代用于砍、刺的四种常用兵器。亦用于泛指兵器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七回:“却教帐中排开七重刽子手,刀枪剑戟,灿若霜雪。”
7、弹雨枪林 [ dàn yǔ qiāng lín ]
释义:弹下如雨,枪立如林。形容战斗剧烈。
出处:清·孙雨林《皖江血·拒敌》:“且划策,弹雨枪林,木坏山隤,江城付动灰。”
8、锋芒逼人 [ fēng máng bī rén ]
释义:锋芒:刀剑等武器的刃口和尖端,比喻锋利。比喻言词锋利,使人感到有压力。
出处:华而实《汉衣冠》第二回:“想借着师友渊源、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。”
9、锋芒毕露 [ fēng máng bì lù ]
释义:毕露:完全显露。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。多指人好表现自己。
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瓒示枭夷,故使锋芒挫缩,厥图不果。”
10、斧钺之诛 [ fǔ yuè zhī zhū ]
释义:钺:古代兵器,像大斧;诛:杀戮,杀死。用斧、钺杀人的刑罚。泛指死刑。
出处:《庄子·至乐》:“庄子之楚,见空髑髅髐然有形,撽以马捶,因而问之曰:‘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?将子有亡国之事、斧钺之诛而此乎?’”
11、惊天动地 [ jīng tiān dòng dì ]
释义: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。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李白墓》诗:“可怜荒冢穷泉骨,曾有惊天动地文。”
12、鸟枪换炮 [ niǎo qiāng huàn pào ]
释义:形容情况或条件有很大的好转。
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6回:“那个气好比烟袋换吹筒,吹筒换鸟枪,鸟枪换炮,越吹越壮了。”
13、匹马单枪 [ pǐ mǎ dān qiāng ]
释义: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。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。
出处:五代楚·汪遵《乌江》诗:“兵散弓残挫虎威,单枪匹马突重围。”
14、虾兵蟹将 [ xiā bīng xiè jiàng ]
释义: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。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娄罗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四十:“乃率领鼋帅虾兵蟹将,统帅党类,一齐奔出潮头。”
15、削铁如泥 [ xuē tiě rú ní ]
释义:切削铁器如同斩剁泥土一样。形容兵刃极其锋利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一回:“那青釭剑砍铁如泥,锋利无比。”
16、削铁无声 [ xuē tiě wú shēng ]
释义:形容刀剑锋利。
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六回:“刃儿薄,尖儿长,靶儿短,削铁无声,吹毛过刃。”
17、磨刀擦枪 [ mó dāo cā qiāng ]
释义:形容作战前的准备工作。
出处:李晓明《平原枪声》:“红枪会的人个个赤膊卷腿,磨刀擦枪,横眉瞪眼地注视着马英。”
18、唇枪舌战 [ chún qiāng shé zhàn ]
释义:舌如剑,唇像枪。形容辩论激烈,言词锋利,像枪剑交锋一样。
出处:金·丘处机《神光灿》:“不在唇枪舌剑,人前斗,惺惺广学多知。”
形容武器的成语两个字(19个)
更新时间:2025年•0 人学习过
形容武器的词语两个字(1个)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