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变古易俗 [ biàn gǔ yì sú ]
释义: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。
出处:《楚辞·九辩》:“变古易俗兮世衰,今之相者兮举肥。”
2、变故易常 [ biàn gǔ yì cháng ]
释义:改变传统的法制和准则。
出处:《逸周书·史记》:“好变故易常者亡,昔阳氏之君,自伐而好变,事无故业,官无定位,民运于下,阳氏以亡。”
3、帝王将相 [ dì wáng jiòn xiàng ]
释义:皇帝、王侯、及文臣武将。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。
出处: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且壮士不死即日已,死即举大名耳,王侯将相宁有种乎!”
4、广陵散绝 [ guǎng líng sǎn jué ]
释义:《广陵散》已失传。常比喻优良传统断绝或后继无人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嵇中散临刑东市,神气不变,索琴弹之,奏《广陵散》,曲终曰:‘袁孝尼尝请学此散,吾靳固不与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。’”
5、龟龙鳞凤 [ guī lóng lín fèng ]
释义: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、尊贵、吉祥的四种动物。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。
出处: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:“太皇太后临政,有龟龙鳞凤之应。”
6、格于成例 [ gé yú chéng lì ]
释义: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。表示不能达到目的。
出处: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六回:“内中只有安公子此时不但自知旗人格于成例,向来没个点鼎甲的,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儿了。”
7、后继无人 [ hòu jì wú rén ]
释义:继:继承。没有后人来继承前人的事业。
出处:罗瑞卿《党的三大作风的楷模——回忆周总理》:“这位老中医的医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,而且后继无人。”
8、条条框框 [ tiáo tiáo kuàng kuàng ]
释义:被视为固定的、不能变通的条例规定。
出处:邓小平《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,团结一致向前看》:“思想一僵化,条条框框就多起来了。”
9、忠心耿耿 [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]
释义:耿耿:忠诚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忠诚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七回:“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损躯,虽大事未成,然忠心耿耿,自能名垂不朽。”
10、忠肝义胆 [ zhōng gān yì dǎn ]
释义:忠心耿耿,仗义行事。
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丞相金銮直谏君,忠肝义胆孰能群。”
11、变古易常 [ biàn gǔ yì cháng ]
释义: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南面》:“不知治者,必曰:‘无变古,毋易常。’”
12、良弓无改 [ liáng gōng wú gǎi ]
释义:指继承父祖的优良传统和事业。
出处:语出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良弓无改,必学为箕。”
13、发扬光大 [ fā yáng guāng dà ]
释义:发扬:发展,提倡;光大:辉煌而盛大。使好的作风、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。
出处:宋 黄榦《黄勉斋文集 刘正之遂初堂记》:“备前人之美发挥而光大之。”
14、蟒袍玉带 [ mǎng páo yù dài ]
释义:绣有蟒蛇的长袍,饰有玉石的腰带。指官服,也指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。亦作“蟒衣玉带”。
出处:明·酉阳野史《续三国演义》第23回:“帝从之,即命该部给蟒袍玉带,图书玺绶,诰命彩段。”
15、龟龙麟凤 [ guī lóng lín fèng ]
释义: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、尊贵、吉祥的四种动物。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。
出处:无
16、裂冠毁冕 [ liè guān huǐ miǎn ]
释义:裂:裁,扯;冠:帽子;冕: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。比喻背弃王室或矢志不仕
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“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源,专弃谋主,虽戎狄,其何有余一人?”
17、风俗习惯 [ fēng sú xí guàn ]
释义: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、礼节、习性
出处:毛泽东《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》:“不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,自以为是,看不起人家。”
形容传统经典的成语(20个)
更新时间:2025年•96 人学习过
形容传统经典的词语(3个)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