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伯埙仲篪 [ bó xūn zhòng chí ]
释义:伯、仲:兄弟排行的次第,伯是老大,仲是老二;埙:陶土烧制的乐器;篪:竹制的乐器。埙篪合奏,乐音和谐。旧时赞美兄弟和睦。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伯氏吹埙,仲氏吹篪。”
2、补偏救弊 [ bǔ piān jiù bì ]
释义:偏:偏差;弊:赞美。补救偏差漏洞,纠正缺点错误。
出处: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,故政有眊而不行,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也。”
3、传为佳话 [ chuán wéi jiā huà ]
释义:指传扬开去,成为人们赞美、称颂的事情。
出处:《公羊传·闵公二年》:“鲁人至今以为美谈。”
4、传为美谈 [ chuán wéi měi tán ]
释义:美谈:人们津津乐道的好事。指传扬开去,成为人们赞美、称颂的事情。
出处:《公羊传·闵公二年》:“鲁人至今以为美谈。”
5、德才兼备 [ dé cái jiān bèi ]
释义:德:品德;才:才能;备:具备。既有好的思想品质,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娶小乔》第一折:“江东有一故友,乃鲁子敬,此人才德兼备。”
6、多才多艺 [ duō cái duō yì ]
释义: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
出处:《尚书·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才多艺。”
7、都俞吁咈 [ dōu yú xū fú ]
释义:皆为古汉语叹词。吁,不同意;咈,反对;都,赞美;俞,同意。本以表示尧、舜、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,后用以赞美君臣论政问答,融洽雍睦。
出处:《书·尧典》:“帝曰:‘吁!咈哉!’”又《益稷》:“禹曰:‘都,帝,慎乃在位。’帝曰:‘俞!’”
8、封胡遏末 [ fēng hú è mò ]
释义:比喻优秀子弟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贤媛》:“一门叔父,则有阿大、中郎,群从兄弟,则有封胡、遏末,不意天壤之中,乃有王郎。”
9、交口称誉 [ jiāo kǒu chēng yù ]
释义:异口同声地称赞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柳志厚墓志铭》:“交口荐誉之。”
10、津津乐道 [ jīn jīn lè dào ]
释义: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。
出处:清·颐琐《黄绣球》第七回:“这位莱恩女杰,他才学固然卓越,但他也只从口讲指画入手,每遇乡愚,津津乐道。”
11、可歌可泣 [ kě gē kě qì ]
释义:值得歌颂、赞美,使人感动流泪。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。
出处:《周易·中孚》:“得敌,或鼓或罢,或泣或歌。” 明·海瑞《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》:“国初方列之概,无异平原复生。追念及之,可歌可泣。”
12、弸中彪外 [ péng zhōng biāo wài ]
释义:弸:充满;彪:文采。指人内有才德,则有文采,自然外露。赞美德才兼备的人。
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君子》:“或问:‘君子言则成文,动则成德,何以也?’曰:‘以其弸中而彪外也。’”
13、颂德歌功 [ sòng dé gē gōng ]
释义:颂扬恩德,赞美功绩。
出处:《太平天国·天条书》:“世间享福尽由天,颂德歌功理固然。”
14、所见略同 [ suǒ jiàn lüè tóng ]
释义:所持的见解大致相同。
出处:明·唐顺之《与王芳湖中丞书》:“愚意方欲经营,而来叙适反,此岂古谓所见略同者乎!”
15、无咎无誉 [ wú jiù wú yù ]
释义:咎:过失;誉:称扬、赞美。既没有错误,也没有功绩。比喻工作表现一般。
出处:《易·坤》:“括囊,无咎无誉,盖言谨也。”《后汉书·邓张徐张胡列传赞》:“邓张作傅,无咎无誉。”
16、犀角烛怪 [ xī jiǎo zhú guài ]
释义:借以赞美诗文的深刻。
出处: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峤旋武昌,至牛渚矶,水深不可测,世云其下多怪物,峤遂毁犀角而照之。须臾,见水族覆灭,奇形怪状。”
17、一辞莫赞 [ yī cí mò zàn ]
释义:赞:赞美。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。形容诗文写得极好。
出处: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。”
18、英雄所见略同 [ yīng xióng suǒ jiàn lüè tóng ]
释义:所见:所见到的,指见解;略:大略,大致。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。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庞统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。”
19、沾沾自喜 [ zhān zhān zì xǐ ]
释义: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。
出处: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魏其者,沾沾自喜耳。”
20、自相矛盾 [ zì xiāng máo dùn ]
释义:矛: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的盾牌。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莫之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,何如?’其人勿能应也。”
21、啧啧称赞 [ zé zé chēng zàn ]
释义:啧啧:咂嘴声,表示赞叹。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十回:“戴宗啧啧称赞道:‘好个留侯!’”
22、瞻望咨嗟 [ zhān wàng zī jiē ]
释义:咨嗟:赞叹。左顾右看,不停地赞美。形容感触颇深。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夹道之人,相与骈肩累迹,瞻望咨嗟。”
23、众口交赞 [ zhòng kǒu jiāo zàn ]
释义:众人交相赞美。
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九回:“列公,你看只一个长姐儿,也会闹得这等千里逢迎,众口交赞,可见‘声气’这途也不可不走的。”
24、夸大其辞 [ kuā dà qí cí ]
释义:把事情说得超过原有的程度。同“夸大其词”。
出处:孙犁《谈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》:“我从来不好夸大其辞。”
25、名不副实 [ míng bù fù shí ]
释义: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。指空有虚名。
出处:汉·祢衡《鹦鹉赋》:“惧名实之不副,耻才能之无奇。”三国·魏·刘邵《人物志·效难》:“中情之人,名不副实,用之有效。”
26、叹观止矣 [ tàn guān zhǐ yǐ ]
释义: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。
出处: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记载:吴国的季札在鲁国看各种乐舞,看到舜时的乐舞,十分赞美,说:“观止矣。”
27、叹为观止 [ tàn wéi guān zhǐ ]
释义:叹:赞赏;观止:看到这里就够了。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。
出处: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德至矣哉,大矣!如天之无不帱也,如地之无不载也。虽甚盛德,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,观止矣。若有他乐,吾不敢请已。”
28、吁咈都俞 [ yù fú dōu yú ]
释义:吁、咈,反对的感叹词。都、俞,赞美、同意的感叹词。形容君臣议事融洽。
出处:语本《书经·尧典》:“帝曰:‘吁!咈哉!’”语本《书经·益稷》:“禹曰:‘都,帝,慎乃在位。’帝曰:‘俞!’”
29、讽德诵功 [ fěng dé sòng gōng ]
释义:赞美、颂扬功德。
出处:汉·焦赣《易林·节之革》:“讽德诵功,周美盛隆,奭旦辅成,光济冲人。”
形容为人的赞誉成语(46个)
更新时间:2025年•4 人学习过
形容为人的赞誉词语(5个)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