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形容大声呵斥的成语(140个)

  • 1、不耻下问  [ bù chǐ xià wèn ]

    释义: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

  • 2、不敢问津  [ bù gǎn wèn jīn ]

    释义:问津:询问渡口,问路。指高贵的、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微子》:“长沮、桀溺耦而耕,孔子过之,使子路问津焉。” 唐·宋子问《明河篇》:“明河可望不可亲,愿得乘槎一问津。”

  • 3、不顾一切  [ bù gù yī qiè ]

    释义:什么都不顾。

    出处: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既然见到一点儿光,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。”

  • 4、不好意思  [ bù hǎo yì sī ]

    释义: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。②害羞;难为情。

    出处:?

  • 5、不问不闻  [ bù wèn bù wén ]

    释义:闻:听。人家说的不听,也不主动去问。形容对事情不关心。

   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,且居处于膏梁锦绣之中,竟如‘槁木死灰’一般,一概不问不闻,惟知恃亲养子。”

  • 6、不问皂白  [ bù wèn zào bái ]

    释义:比喻不分是非,不问情由。

    出处:郁达夫《沉沦》五:“太阳已经起来了。他不问皂白,一直的往东走去。”

  • 7、不相问闻  [ bù xiāng wèn wén ]

    释义: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。

  • 8、采风问俗  [ cǎi fēng wèn sú ]

    释义:采集歌谣,访问风俗。

    出处:清·俞蛟《梦厂杂著·潮嘉风月》:“采风问俗,纪载宜详;品翠题红,篇章争丽。”

  • 9、此问彼难  [ cǐ wèn bǐ nán ]

    释义:这个诘问,那个责难。

    出处: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送灶日漫笔》:“讨论问题,研究章程,此问彼难,风起云涌。”

  • 10、答非所问  [ dá fēi suǒ wèn ]

    释义: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。

    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老爷正觉得他答非所问,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:‘什么叫作稀罕儿?’”

  • 11、打破沙锅问到底  [ 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 ]

    释义: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。

    出处:宋·黄庭坚《拙轩颂》:“觅巧了不可得,拙从何来?打破沙盆一问,狂子因此眼开,弄巧成拙,为蛇画足,何况头上安头,屋下安屋,毕竟巧者有余,拙者不足。”

  • 12、吊死问疾  [ diào sǐ wèn jí ]

    释义:吊祭死者,慰问病人。形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。

    出处: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布德施惠以振困穷,吊死问疾以养孤孀。”

  • 13、反躬自问  [ fǎn gōng zì wèn ]

    释义:躬:自身;问:检查。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。

    出处: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好恶无节于内,知诱于外,不能反躬,天理灭矣。”

  • 14、抚躬自问  [ fǔ gōng zì wèn ]

    释义:反过来问一问自己。

    出处:清 昭槤《啸亭杂录 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》:“今以愚昧,于此获罪,所知为之流涕,路人为之叹息。抚躬自问,为幸多矣!”

  • 15、抚心自问  [ fǔ xīn zì wèn ]

    释义:摸着自己的胸口问问自己。表示自我反省。

    出处:鲁迅《华盖集 这回是“多数”的把戏》:“倘使我看了《闲话》之后,便抚心自问:‘要是二百人中有一百九十九人入了女大便怎样?’”

  • 16、反身自问  [ fǎn shēn zì wèn ]

    释义: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。同“反躬自问”。

    出处:清·戴名世《程孝子传》:“呜呼!人孰不有母,读孝子之事,反身自问,竟何如哉!”

  • 17、访贫问苦  [ fǎng pín wèn kǔ ]

    释义:访问贫苦的老百姓。

    出处:郭寿《迷路记》:“平地春雷响,来了共产党,访贫问苦下了乡,介梅见太阳。”

  • 18、访亲问友  [ fǎng qīn wèn yǒu ]

    释义:访:拜访;问:问候。指拜访亲朋好友。

    出处:茅盾《后记》:“足有半年多不能读书作文,于是每天访亲问友,在一些忙人中间鬼混,消磨时光。”

  • 19、耕当问奴  [ gēng dāng wèn nú ]

    释义: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。

    出处: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:“治国如治家。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”

  • 20、含蓼问疾  [ hán liǎo wèn jí ]

    释义:蓼:一种苦味水草。不顾辛苦,慰问疾病。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,跟百姓同甘共苦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文:“观其所以结物情者,岂徒投醪抚寒,含蓼问疾而已哉?”

  • 21、好问决疑  [ hào wèn jué yí ]

    释义:喜欢向别人请教,以解决自己的疑问。

  • 22、好问则裕  [ hào wèn zé yù ]

    释义:好:喜欢;裕:富裕。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,学识就会渊博精深。

    出处:《尚书·汤诰》:“好问则裕,自用则小。”

  • 23、记问之学  [ jì wèn zhī xué ]

    释义:只是记诵书本,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。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,不成体系。

    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,必也其听语乎?”

  • 24、接连不断  [ jiē lián bù duàn ]

    释义: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。

   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三回:“陈设兵卫,自王宫起,直至光家之门,街衢皆满,接连不断。”

  • 25、口齿伶俐  [ kǒu chǐ líng lì ]

    释义:口齿:说话、言谈;伶俐:聪明,灵活。谈吐麻利,应付自如。形容口才好。

   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三回:“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,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,恨不得也身亡命殒。”

  • 26、攀花问柳  [ pān huā wèn liǔ ]

    释义:比喻狎妓。同“攀花折柳”。

    出处: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写诏》:“殷勤领命到荒山,心事未相关;攀花问柳,勾莺引燕,方寸心间。”

  • 27、盘根问底  [ pán gēn wèn dǐ ]

    释义:盘:仔细查问;问:寻问。盘问、追究事情的根由。

    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四十四回:“无如林之洋虽在海外走过几次,诸事并不留心,究竟见闻不广,被小山盘根问底,今日也谈,明日也谈,腹中所有若干典故,久已告竣。”

  • 28、青红皂白  [ qīng hóng zào bái ]

    释义:皂:黑色。青、红、黑、白四色。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。

    出处: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6卷:“州官得过了贿赂,那管青红皂白,竟断道:‘夏家欠林家二千两。’”

  • 29、勤学好问  [ qín xué hǎo wèn ]

    释义:勤奋学习,不懂的就问。比喻善于学习。

    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:“它而今是勤学好问,便谥之以文。”

  • 30、融会贯通  [ róng huì guàn tōng ]

    释义:融会:融合领会;贯通:贯穿前后。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,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。

    出处:《朱子全书·学三》:“举一而三反,闻一而知十,乃学者用功之深,穷理之熟,然后能融会贯通,以至于此。”

形容大声呵斥的词语(9个)

  • 东挨西问挨:接近。形容四处打听、寻问。
  • 切问近思切:恳切;近思:想当前的问题。恳切地问询,多考虑当前的问题。
  • 劳问不绝劳问:慰问。慰问的人接连不断。
  • 卖弄学问指故意显示自己有文化水平。
  • 即穷验问即穷:追究到极点;验:检验。抓住事实,追究查问。
  • 善问者如攻坚木形容在学问上善于问难的人,应当是先易后难,循序渐进,像木工砍硬木先从易进斧的地方下手一样。
  • 姑置勿问权且放过,不去追究责问。指对有过错的人暂时给予宽容。
  • 所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。
  • 问天呵壁问天:向天发问;呵:大声呵斥。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。

扩展阅读

(0)
纠错/补充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