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描写海的四字成语(92个)

  • 1、碧海青天  [ bì hǎi qīng tiān ]

    释义: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,心情孤寂凄凉。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。

    出处:唐·李商隐《嫦娥》:“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”

  • 2、八仙过海  [ bā xiān guò hǎi ]

    释义: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,各有一套法术。民间因有“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”的谚语。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,互相竞赛。

    出处:明·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二折:“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,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,端的万古名扬。”

  • 3、沧海桑田  [ cāng hǎi sāng tián ]

    释义:桑田:农田。大海变成桑田,桑田变成大海。比喻世事变化很大。

    出处: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麻姑》:“麻姑自说云,接待以来,已见东海三为桑田。”

  • 4、沧海一粟  [ cāng hǎi yī sù ]

    释义:粟:谷子,即小米。大海里的一粒谷子。比喻非常渺小。

    出处: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寄蜉蝣天天地,渺苍海之一粟。”

  • 5、春深似海  [ chūn shēn sì hǎi ]

    释义: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。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。

    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0回:“这屋里那块‘四乐堂’的匾,可算挂定了!不然,这‘春深似海’的屋子,也就难免‘愁深似海’。”

  • 6、才大如海  [ cái dà rú hǎi ]

    释义: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。

  • 7、愁山闷海  [ chóu shān mèn hǎi ]

    释义:忧愁如山,苦闷似海。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,象海一样深,无法排遣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“俺又不曾弄月嘲风,怎揽这场愁山闷海。”

  • 8、辞金蹈海  [ cí jīn dǎo hǎi ]

    释义:比喻不慕富贵,慷慨有气节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载:战国时,秦军围赵都邯郸,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,劝阻尊秦昭王为帝,并表示若秦王为帝,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。秦军退后,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,鲁仲连却不受,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,是商贾之事。

  • 9、刀山火海  [ dāo shān huǒ hǎi ]

    释义: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。

    出处:汉 高安世译《佛说鬼问目连经》:“我一生已来,或登刀山剑树地狱,或堕火坑……”

  • 10、倒山倾海  [ dǎo shān qīng hǎi ]

    释义:形容声势很大,力量无比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及残寇乘之,倒山倾海,昆冈之火,自兹而焚,《版荡》之篇,于焉而极。”

  • 11、东海扬尘  [ dōng hǎi yáng chén ]

    释义:大海变陆地。比喻世事变化很大。

    出处: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麻姑》:“麻姑自说云:‘接侍以来,已见东海三为桑田。向到蓬莱,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,岂将复还为陵陆乎?’方平笑曰:‘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。’”

  • 12、荡海拔山  [ dàng hǎi bá shān ]

    释义:摇动大海,拔起高山。形容人的力气非常大。

  • 13、法海无边  [ fǎ hǎi wú biān ]

    释义:佛教中比喻佛法广大如大海,无边无际。

  • 14、翻江倒海  [ fān jiāng dǎo hǎi ]

    释义:原形容雨势大,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。

    出处:宋·陆游《夜宿阳山矶》诗:“五更颠风吹急雨,倒海翻江洗残暑。”

  • 15、福如东海  [ fú rú dōng hǎi ]

    释义:福气象东海那样大。旧时祝颂语。

    出处: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花灯轿莲女成佛记》:“寿比南山,福如东海,佳期。从今后,儿孙昌盛,个个赴丹墀。”

  • 16、放龙入海  [ fàng lóng rù hǎi ]

    释义:比喻放走敌人,留下后患。

    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1回:“此放龙入海,纵虎归山也,后欲治之,其可得乎?”

  • 17、海底捞月  [ hǎi dǐ lāo yuè ]

    释义: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,只能白费力气。

    出处:唐·释元觉《永嘉证道歌》:“镜里看形见不难,水中捉月争拈得?”

  • 18、海底捞针  [ hǎi dǐ lāo zhēn ]

    释义:在大海里捞一根针。形容很难找到。

    出处:元·吴昌龄《二郎收猪八戒》第三折:“俊儿夫似海内寻针,姻缘事在天数临,无缘分怎的消任?直耽搁到如今。”

  • 19、海阔天空  [ hǎi kuò tiān kōng ]

    释义:象大海一样辽阔,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。形容大自然的广阔。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,没有中心。

    出处:唐·玄览诗:“大海从鱼跃,长空任鸟飞。”

  • 20、海纳百川  [ hǎi nà bǎi chuān ]

    释义:纳:容纳,包容。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。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,而且数量很大。

    出处:晋·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形器不存,方寸海纳。”李周翰注:“方寸之心,如海之纳百川也,言其包含广也。”

  • 21、海市蜃楼  [ hǎi shì shèn lóu ]

    释义:蜃:大蛤。原指海边或沙漠中,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,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。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海旁蜃气象楼台,广野气成宫阙然。”《隋唐遗事》:“此海市蜃楼比耳,岂长久耶?”

  • 22、海水群飞  [ hǎi shuǐ qún fēi ]

    释义:比喻国家不安宁。

    出处:汉·扬雄《太玄经·剧》:“海水群飞,终不可语也。”

  • 23、浩如烟海  [ hào rú yān hǎi ]

    释义:浩:广大;烟海:茫茫大海。形容典籍、图书等极为丰富。

    出处:隋·释真观《梦赋》:“若夫正法宏深,妙理难寻,非生非灭,非色非心,浩如沧海,郁如邓林。”

  • 24、河目海口  [ hé mù hǎi kǒu ]

    释义:河目: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,上下眼眶平而长;海口:像大海一样的嘴,又大又深。比喻相貌非凡。

    出处:《孔子家语·困誓》:“孔子适郑,与弟子相失,独立于东郭门外。或人谓子贡日:‘东门外有一人焉,其长九尺有六寸,河目隆颡。’”《孝经援神契》:“孔子海口含泽。”

  • 25、侯门似海  [ hóu mén sì hǎi ]

    释义:王公贵族的门庭像大海那样深遂。旧时豪门贵族、官府的门禁森严,一般人不能轻易进入。也比喻旧时相识的人,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。

    出处:唐·崔郊《赠去婢》:“公子王孙逐后尘,绿珠垂泪滴罗中;侯门一入深如海,从此萧郎是路人。”

  • 26、海不波溢  [ hǎi bù bō yì ]

    释义:海上风平浪静,没有波浪。比喻平安无事。

    出处:西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五卷:“久矣天之不迅风疾雨也,海不波溢也,三年于兹矣。”

  • 27、海水难量  [ hǎi shuǐ nán liáng ]

    释义:海水是不可以去量的。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。

    出处: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太山不可丈尺也,江海不可斗斛也。”

  • 28、河奔海聚  [ hé bēn hǎi jù ]

    释义:比喻思路开阔,文辞畅达。

    出处:元·刘壎《隐居通议·理学二》:“与朱文公往复辩论,每书辄倾竭浩荡,河奔海聚。”

  • 29、后海先河  [ hòu hǎi xiān hé ]

    释义: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。

    出处:语出《礼记·学记》:“三王之祭川也,皆先河而后海。”

  • 30、宦海浮沉  [ huàn hǎi fú chén ]

    释义:指官场生涯曲折复杂,变化不定。

    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:“好计策!不是十年宦海浮沉,磨老了的,就想不出来。”

描写海的四字词语(5个)

  • 海外东坡东坡: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号。苏轼被贬于惠州、儋州(今海南岛儋县)其间,有人谣传他已经死去。比喻说人已死的谣传。
  • 海翁失鸥翁:老人。在海边居住的那个老翁没有捉取到海鸥。比喻人如果怀有私心,就会失去朋友的信任和情谊。
  • 湖海之士旧时形容气慨豪放之人。
  • 石沉海底石头沉到海底。比喻从此没有消息。
  • 飞鸿戏海像飞翔的鸿雁在海上嬉戏。形容笔法矫健活泼。

扩展阅读

(0)
纠错/补充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