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大全

形容道教的四字成语(38个)

  • 1、不露锋芒  [ bù lù fēng máng ]

    释义:锋芒:比喻锐气或才干。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。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、抱负等加以掩饰。

    出处: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补笔谈》:“(寇准)能断大事,不拘小节;有干将器,不露锋芒。”

  • 2、出生入死  [ chū shēng rù sǐ ]

    释义: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。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,不顾个人安危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第五十章:“出生入死,生之徒十有三,死之徒十有三。”

  • 3、大器晚成  [ dà qì wǎn chéng ]

    释义:大器:比喻大才。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,所以成就较晚。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:“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。”

  • 4、大巧若拙  [ dà qiǎo ruò zhuō ]

    释义:拙:笨。指真正聪明的人,不显露自己,从表面看,好象笨拙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辨若讷。”

  • 5、大智若愚  [ dà zhì ruò yú ]

    释义:某些才智出众的人,看来好象愚笨,不露锋芒。

    出处:宋·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

  • 6、根深蒂固  [ gēn shēn dì gù ]

    释义:比喻基础深厚,不容易动摇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:“有国之母,可以长久,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。”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柢固则生长,根深则视久。”

  • 7、祸福倚伏  [ huò fú yǐ fú ]

    释义: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第五十八章:“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”

  • 8、吉凶祸福  [ jí xiōng huò fú ]

    释义:吉祥、不幸、灾祸、幸福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太史慈传》:“是为吉凶祸福等耳,吾不独受此罪。”

  • 9、老死不相往来  [ 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 ]

    释义:指彼此不联系,不交流情况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:“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

  • 10、被褐怀玉  [ pī hè huái yù ]

    释义: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。比喻虽是贫寒出身,但有真才实学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第七十章:“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,是以圣人被褐怀玉。”

  • 11、深根固柢  [ shēn gēn gù dǐ ]

    释义:柢:树根。使根基深固,不易动摇。比喻基础稳固,不容易动摇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第五十九章:“有国之母,可以长久,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。”

  • 12、疏而不漏  [ shū ér bù lòu ]

    释义:意思是天道公平,作恶就要受惩罚,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,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。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: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《魏书·任城王传》: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”

  • 13、随遇而安  [ suí yù ér ān ]

    释义:随:顺从;遇:遭遇。指能顺应环境,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。

    出处: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一:“随寓而安,斯真隐矣。”

  • 14、深根固蒂  [ shēn gēn gù dì ]

    释义:使根基深固而不可动摇。

   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十六回:“乔道清法败奔走,若放他进城,便深根固蒂。”

  • 15、是非分明  [ shì fēi fēn míng ]

    释义: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。

    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故贤圣之君,博观始终,穷极事情,而是非分明。”

  • 16、天网恢恢  [ tiān wǎng huī huī ]

    释义:天网:天道之网;恢恢:宽广的样子。指天道如大网,坏人是逃不过这个网的,作恶必受到惩罚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: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

  • 17、无所不包  [ wú suǒ bù bāo ]

    释义:没有什么不被包括。形容包含的东西非常多。

    出处: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一:“‘荡胸’句,言其量之无所不包。”

  • 18、小国寡民  [ xiǎo guó guǎ mín ]

    释义:国家小,人民少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:“小国寡民,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,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”

  • 19、心灵手巧  [ xīn líng shǒu qiǎo ]

    释义:心思灵敏,手艺巧妙(多用在女子)。

    出处: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栖真》:“香姐心灵手巧,一捻针线,就是不同的。”

  • 20、相因相生  [ xiāng yīn xiāng shēng ]

    释义:互相承袭,互相促进。

    出处:明·谢榛《四溟诗话》第四卷:“夫因朴生文,因拙生巧,相因相生,以至今日。”

  • 21、一生一世  [ yī shēng yī shì ]

    释义:一辈子。

    出处:明 阮大铖《燕子笺 试窘》:“这样一撞,就撞着了,才使得。不然~也只是这样嘴巴骨。”

  • 22、以德报怨  [ yǐ dé bào yuàn ]

    释义:德:恩惠。怨:仇恨。不记别人的仇,反而给他好处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宪问》:“或曰:‘以德报怨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

  • 23、言者不知  [ yán zhě bù zhī ]

    释义: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:“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”河上公注:“知者贵行不贵言也。驷不及舌,多言多患。”一本作“言者弗知”。

  • 24、真才实学  [ zhēn cái shí xué ]

    释义:真正的才能和学识。

   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十九回:“这一扑,有名唤做‘玉环步,鸳鸯脚’。——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。”

  • 25、知白守黑  [ zhī bái shǒu hēi ]

    释义:意思是对是非黑白,虽然明白,还当保持暗昧,如无所见。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:“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。”

  • 26、知雄守雌  [ zhī xióng shǒu cí ]

    释义:雄:雄强;雌:雌伏,不倔强。弃刚守柔。比喻与人无争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八章:“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奚。”

  • 27、知足不辱  [ zhī zú bù rǔ ]

    释义: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。表示不要有贪心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第四十四章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《汉书·疏广传》:“吾闻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”

  • 28、自给自足  [ zì jǐ zì zú ]

    释义:给:供给。依靠自己的生产,满足自己的需要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步隲传》:“种瓜自给。”《列子·黄帝》:“不施不惠,而物自足。”

  • 29、自知之明  [ zì zhī zhī míng ]

    释义:自知:自己了解自己;明:看清事物的能力。指了解自己的情况,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第三十三章:“知人者智也,自知者明也。”

  • 30、长生久视  [ cháng shēng jiǔ shì ]

    释义:久视:不老,耳目不衰。形容长寿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五十九章:“有国之母,可以长久,是谓深根固祗,长生久视之道。”

扩展阅读

(0)
纠错/补充

猜你喜欢